欢迎登录 丹东安防行业网!
解决方案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程产品 - 解决方案

小区安防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2011-8-24浏览量:21

1.1 项目需求
  小区监控系统的设计除了采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设备外,有关大楼的监控点的选择、监视范围的设计、设备的配置以及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可靠性、开放性及整体的防范水平等与大楼本身的功能分区和建筑结构的相互适应,将作为本设计的重点。本系统的监控重点在所有出入口、主要路口、关键区域、电梯间、入户大堂、负一楼大堂、地下车库出入口,目的是防范偷盗、人身侵害、蓄意破坏等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意外情况,同时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防患于未燃,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出现意外或报警时能协助保安人员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阻止犯罪活动的发生,为居住和往来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1.2 设计目标
  在进行闭路监控系统设计的时候,依照贵单位对该系统的基本需求,本着架构合理、安全可靠、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出发点,并依此为贵单位提供先进、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
  本项目力求做到系统结构配置先进实用、更经济,节省项目单位总体投资。  
  1、 架构合理  
  就是要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来架构系统,使整个系统安全平稳的运行,并具备未来良好的扩展条件。  
  2、 定性和安全性:  
  这是贵单位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稳定运行的系统,才能确保贵单位闭路监控系统平稳运行。系统的技术先进性是系统高性能的保证和基础,同时可有效地减少使用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麻烦。良好的可扩展性则是为了用户的发展考虑。随着贵单位安防系统应用时间的增长,未来对安防系统的要求会更高。可扩展性保证当用户有更多的要求时,引入的新设备可以顺利地与本次配备的设备共同工作,进一步扩展与提高系统的性能。  
  3、 产品主流:  
  系统是否采用当今主流产品,关系到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未来能否得到良好技术支持以及完整的技术文档资料。  
  在设备选型时,我们将主要依据贵单位提出的具体需求,同时考虑产品厂家的技术先进性,产品是否为主流产品,原厂商的产品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原厂商的技术支持力量和产品制造企业的发展前景。所有这些是保证用户得到良好技术支持的条件,也是保障用户投资的基本条件。  
  4、 低成本低维护量:  
  指力争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所采用的产品应是简单,易操作,易维护,高可靠度的。系统是否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是判断一个系统优劣条件的重要依据。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性是保证非专业人员使用好一个系统的条件。高可靠度是保障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也是易维护性的保障。  
  本着上述设计原则,来进行贵单位闭路监控系统的设计。并将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本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工程经验,进行贵单位监控系统整个工程的安装、测试以及验收,完工时将同时提交与工程相关的每个设备的安装使用手册、及系统的各种图表等各项文档资料,还将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出技术培训。系统建成后将达到如下功能:  
  实时对各个场所进行高清晰视频监控;
  实时的监看大门的人员流动情况、保证安全秩序;
  可录制各点的视频录像以备安防查用; 
  有效保证各场所内安全;
  实时监控停车场出入情况;
  随时通过远程网络监视现场的情况


1.3 设计原则
  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方面,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  
  应充分考虑信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趋势和视频监控的本身特性、管理要求,在技术上适当超前,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能保证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保证本系统图像建设的需要。并考虑发展的需要,使系统与未来扩展的设备有互联性与互操作性。系统建成后,其系统整体技术性能完全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  
  (2)可靠性  
  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设计弱电各子系统时,从系统配置、软件结构、设备选择、技术服务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用技术上成熟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国内知名品牌产品。设计的系统和选用的产品能够确保在24小时连续工作模式下无故障运行。系统管理平台上也采用授权、密码、口令、验证、确认等手段,能确保系统设备可靠、无误的工作,确保应用可靠。  
   (3)实用性  
   一个系统是否实用、适用,是否符合实际应用是最主要的。我们在考虑系统的设计方案时,充分考虑管理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具体职能部门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岗位分配、岗位职能等。使本系统适应于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4)可用性  
  弱电系统工程对营造现代化的管理、休闲环境和气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提供的“各弱电子系统”持续可用,所选用的产品均具有很高的质量标准和制造水平,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长,即使发生临时性故障,产品维修维护方便,故障后需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极短。即使在出现重大的故障时,如黑客攻击、网络瘫痪等,各子系统仍备有本地数据存储系统,并备有人工输入信息的操作截面,使授权的操作员能及时处理各类问题,确保系统仍能正常工作和操作。  
   (5)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系统全部采用模块化积木式结构设计,应用软件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设置扩展接口,以满足今后系统的扩展、升级要求,充分保护用户投资。  
   (6)集成性  
  充分考虑本系统各子系统及以后系统的扩展,以便实现集中管理、监测和分散控制,达到信息共享。  
  (7)安全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密不可分的。本系统的设计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对系统分级保护、数据存储权限的控制等手段,并具有病毒探测、薄弱环节分析、密码管理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形式的对系统的非法侵入和攻击。  
  系统的所有终端用户在对系统进行操作和访问之前都必须进行注册登记。系统将根据注册所得的用户唯一标识和密码来控制此用户的访问权限,以防止非法操作。不同级别的授权才具有相应的操作权限。  
  系统的安全操作除采用软/硬件保护性措施外,还与操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制度密不可分。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由操作者执行并“按章操作”。  
  依据以上设计原则,进行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前技术发展的潮流,并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本系统设计中一切以先进、实用、可靠、追求高性能价格比,满足本项目视频监控需求为本。


1.4 设计依据
  1.  国内外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
  2.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3.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8   
  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0   
  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GB50168-92   
  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8. 《安全防范工程行业标准》GA/T70-94   
  9.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0.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1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07)  
  12.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308-2001)


1.5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5.1 系统结构连接图

 

1.5.2 整体系统结构描述
  监控系统是由前端图像采集、图像及控制信号传输和图像显示控制存储三个部分组成。前端摄像机分布在小区所有出入口、主要路口、关键区域、电梯间、入户大堂、负一楼大堂、地下车库出入口,根据环境需求选择高速球、红外摄像机、半球或飞碟摄像机,视频信号通过同轴电缆或光纤传送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配置X台视频分配器(BL-D1632V),将视频信号一分为二,一组信号进入视频矩阵(BL-D2052R),输出至电视墙切换显示,另一组信号接入16路硬盘录像机,进行集中存储以备录像查询;电视墙由X台19"彩色液晶监视器及X台42"彩色液晶监视器组成,可通过操作台的一台矩阵控制键盘(BL-D2078X)随意切换任何图像至电视墙显示,及实现对球机的方位、镜头控制。同时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对所有图像进行远程访问及管理。

1.5.3 前端设备  
  车辆出入口:由于出入口的车灯较亮,容易形成逆光环境,需进行强光抑制,本方案采用美电贝尔专业照车牌摄像机(BL-838ECB),该类摄像机是采用1/3″SONY Image SensorCCD,清晰度480TVL,OSD菜单选项控制,48区逆光补偿超级宽动态,强光蔽避功能,最低照度彩色0.01Lux转黑白0.00005 Lux/F1.2(128倍动态增强亮度)。  
  电梯轿厢:监控视角较大,光线变化大,光线反射强,故此根据这一环境设计采用美电贝尔高级日夜型自动光圈半球摄像机BL-2003WCB,彩色日夜型1/3″SONY  HAD CCD,清晰度540TVL转黑白600TVL, 最低照度0.1Lux转黑白0.01 Lux /F1.2,防雷设计,电源DC12V1A,内置镜头标配3.7mm。  
  入户大堂:要求不破坏美观,监视区域较宽,需进行夜视监控,故此采用美电贝尔红外半球摄像机BL-CM701A,该设备采用1/3〃SONY Super HADⅡ CCD,清晰度彩色520TVL转黑白600TVL,最低照度彩色0.1Lux转黑白0Lux/IR,内置标准4-9mm键控镜头(键控变焦、自动聚焦)具有移动侦测与隐私遮避功能,图像镜像功能,逆光补偿功能,带多语言OSD菜单设置,电源DC12V/1A,防雷设计,红外线距离10-30米。  
  主要干道:监控区域较广,主要监看小区内动态情况,以及夜间防止盗窃行为的发生,为能全方位的监看,在此设计安装智能高速球机(BL-530PCB27),此球机采用1/4″SONY EXviewHAD CCD, SSNR数码降噪功能,清晰度480TVL,最低照度为0.1Lux/F1.4转黑白0.001Lux/F1.4双滤光片切换日夜转换功能,内置27倍光学变焦镜头(3.25-88.0mm),10倍电子放大功能,自动光圈,自动聚焦,水平0°-300°/秒,垂直0°-120°/秒,360°连续旋转,165个预置点,内置解码器,RS-485通信,隐私区域遮蔽,内置中英文拼音输入法,防雷设计,球机温度显示及控制功能,采用进口滑环保证24小时连续运转,全天侯的监看监控区域动态情况。  
  周界及次要走道:监控区域狭长,需进行夜视监控,故选用红外摄像机BL-703MC,此摄像机采用1/3″SONY SUPER HADⅡCCD,SSNR降噪芯片,采用高性能14bit DSP处理器,清晰度彩色600TVL转黑白650TVL,最低照度彩色0.01Lux转黑白0Lux/IR, 256个区域曝光独立运算及256区独立追踪白平衡,具有移动侦测与隐私遮避功能,帧积累、水平镜像功能,特殊电子快门,带中英文OSD菜单设置,配置25mm镜头,红外线距离40-60米,电源DC12V/2A,防水、防雷设计。  
  地下车库:监控区域光线较暗,监视通道较长,故选用彩色日夜型星光级摄像机BL-500CB,此摄像机采用1/3″SONY HQ1 EXview HADⅡCCD,清晰度彩色540TVL转黑白600TVL,最低照度彩色0.01Lux/F1.2转黑白0.001Lux/F1.2,逆光补偿功能,多种白平衡方式选择,防雷设计。

 

红外半球摄像机 BL-CM701A AEBELL 台
 红外摄像机 BL-703MC AEBELL 台
 专业照车牌摄像机 BL-838ECB AEBELL 台
 室外智能球摄像机 BL-530PCB27 AEBELL 台
 飞碟型电梯专用摄像机 BL-2003WCB AEBELL 台
 高级日夜型摄像机 BL-500CB AEBELL 台

 

1.5.6 主控中心机房设计
  机房设计须本着“实用、大方、美观”的原则和“合理分布工作空间,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机房内设备及工作人员安全”的指导思想。在有效的机房区合理地放置设备,缩短设备之间的连线,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降低信号的衰减,为中心机房中枢设备可靠运行提供保障。缩短工作人员流动路线,提高机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扩大工作人员的视野,使人机对话更加便捷,更加符合21世纪信息时代的工作环境和节奏,更能体现出现代智能化机房的优势和特点。 
  为保证在紧急情况及突发事件下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监控中心的机房应配置紧急广播呼叫话筒和直线电话,以便能即刻通过广播系统和电话与外界进行联络。   
  在机房需配有接地端子,标准机房面积  >55平方米,地面光滑、平整。门宽≥0.9M,门高≥2.1M,且环境噪声较小。机房内宜敷设防静电活动地板,并使地板保持光滑、平整、不起尘、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4 ±2oC,相对湿度宜为30~75%。线缆在室内宜置在活动地板下的地槽或槽板内,室内设备的排列应便于维护和操作。控制台正面与墙净距1.2M,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在主要走道上1.5M ,次要走道上0.8M,并满足安全和消防的规定要求。
  室内宜均匀布置照明灯具,灯光频闪效应不得直接影响观察显示屏。使观察显示屏光线柔和,平均照度150Lux。控制台装机容量应根据工程需要留扩展余地。摄像机的供电采用主控中心集中供电方式。另外设计放置显示器和设备操作控制台,留有充足的设备安装和系统维护空间,满足使用要求。   
  机房吊顶上的空间可敷设监控的各类管线;可安装固定各类设备如照明设备、监控安防设备等;增强机房内的装饰效果、洁净度的要求。   
  机房地面防静电活动地板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化机房内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利用它可在机房内组成一个地下空间,地板上可安装设备,地板下的空间可用来敷设联接设备的各种电源和信号管线。另外将设备之间的连线均设在活动地板下,这样既增加了机房内的整齐、美观,又便于工作人员的通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机房配电部分是一个综合性配电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解决前端摄像机的用电问题,还要解决主机系统的设备用电问题。由于监控系统的设备种类与型号不同,对于供配电系统的要求也不同。同时机房中配用的空调、照明、应急照明的用电问题也是应考虑的问题。   
  机房供配电系统按照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条件》GB2887-89中关于机房供配电要求如下:频率:50Hz;电压380V/220V ;相数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电压变动:±5%; 周波变动:±2% ;供电方式:为带备用的供电系统。

 

Copyright © 2011-2012        丹东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丹东市江城大街129-4号        邮编:118000        联系电话:0415-4158110        技术支持:鸭绿江网络        合作网站:千集网        辽ICP备1101210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