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丹东市将推迟银杏叶打扫时间,“只捡垃圾不扫落叶”,为市民和游人保留更长时间“金光大道”的美景。
丹东是“银杏之城”,市区各街道种植的银杏树高达 1万多株,每年的秋季,这些银杏树的落叶便将市内各条街道点缀成一片金黄,被当地的市民称为“金光大道” 。
往年,银杏叶一落地便会被当地的环卫部门清理。但是今年,丹东市将延迟银杏叶的打扫时间,“只捡垃圾不扫落叶”,争取为市民和外地游人长时间的保留这一景观。
曾有市民代表专门找到丹东市住建委,认为作为丹东市的独特景观,应该让这些银杏叶在地上保留更长时间。丹东市住建委副主任刘仁勇当时就承诺,从2011年起,一定会充分考虑市民需求,争取在不影响丹东市容市貌的前提下,尽可能长时间保留住由银杏叶铺就的“金光大道”。
今年,在还未到银杏叶落的时候,丹东市相关部门就开始考虑此事的可行性。刘仁勇称,“我们也知道它美,更不想破坏这份美,只不过多数路段不按时清扫不行。 ”
一番研究之后,刘仁勇认为,市民和游客在丹东看银杏,最集中的是市内的三条百年银杏街,即丹东市的六纬路、九纬路和七经街,这些街道两旁种植的都是拥有百年树龄的银杏,而这三条路中,目前只有九纬路具备长时间不清扫的条件,因此,暂时将市内的九纬路当作试点。今年银杏叶落之后,这条街道上的银杏叶至少能保留一周的时间。
刘仁勇告诉记者,其他的街道由于车辆众多,如果长时间不打扫,积攒的银杏叶很容易造成车辆打滑,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暂不将其纳入试点范围。而作为试点的九纬路,也并非完全不再打扫,而是每天派人“只捡垃圾不扫落叶”,尽可能在不影响市容的前提下,满足市民和游客的观赏需求。
环卫部门称,由于银杏叶每年在什么时间会集中降落,打扫完全取决于气候条件。而且,今年是丹东市第一次采用这种做法,以后会不会延续下去再做决定。